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8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3年1月18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fā)布廳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馬建堂在發(fā)布會上介紹了2012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馬局長剛才提到2011年我們首要的調控目標就是通脹,但是2011年每月5%或者6%的數據還是讓人覺得非常沉重。現在2012年12月數據確實有回暖的跡象,2013年會不會出現像2011年那樣的通脹壓力?另外,這種通脹壓力來自哪些方面?第二,農村居民收入連續(xù)第三年超過了城市,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哪些?未來這種勢頭還能持續(xù)多久?
馬建堂:
大家都非常關心我們國家的物價走勢,去年12月份,CPI有所反彈,不叫回暖,經濟叫回暖,物價叫反彈,大家很關心這個反彈是季節(jié)性的還是趨勢性的。我剛才實際上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2012年12月份CPI的反彈還是比較多,它的主要因素,我個人認為應該還是季節(jié)性的蔬菜價格上漲。
我為什么說這是主要的原因,而不是全部的、基本的原因。2012年,隨著經濟企穩(wěn)回升,物價,包括CPI,也包括PPI,漲幅確實有所增加。所以,物價的變動和經濟變動是一致的,經濟過熱、過旺的時候,物價一定過高,為什么?需求偏大。經濟過冷的時候,物價一定往下掉,甚至出現通貨緊縮,為什么?因為需求下來了。
2012年隨著經濟在企穩(wěn)回升,從2012年8月份PPI最低下降3.5%,已經回升到了上年12月份的-1.9%。CPI加上季節(jié)性的因素,也加上經濟在企穩(wěn),總體上月度漲幅也是略微有所提高。
2013年物價走勢,應該說推動物價上漲的壓力和控制物價上升的因素并存。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或者物價上漲的壓力,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輸入性通脹的壓力還是存在的。主要是一些發(fā)達經濟體都在采取新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這樣一來,可能對中國的物價產生波動和影響。二是勞動力價格、土地價格、資源環(huán)境等成本,在未來的一段時間,總體上講還是一個上升的趨勢。至于勞動力的價格,我剛才已經講過。土地總是稀缺的,大家現在對環(huán)境損失的定價越來越高,這些因素決定了未來一段時間要素成本的上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2013年還存在著控制物價上升的有利因素,包括糧食、肉類、棉花、油料、糖料,2012年是豐收、增長的。CPI上漲里面,食品價格占比較大的比重,2012年農業(yè)的豐收為2013年物價的穩(wěn)定打下了一個很扎實的基礎。
第二方面有利因素,工業(yè)領域、工業(yè)制成品總體上生產能力過剩、產能利用率比較低。2012年四季度,工業(yè)制成品的產能利用率80.1%。只要產能利用率不是特別高,產能有過剩,就一定不會存在著大的物價上漲的壓力。為什么?因為供給有余力,供給有潛力,需求增加一點,供給很快就能上來,現成的生產產能就可以發(fā)揮。所以,工業(yè)領域的產能過剩,決定了工業(yè)制成品2013年總體上的穩(wěn)定。
第三方面有利因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2013年要繼續(x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正確處理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穩(wěn)定物價的關系。
綜合上述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一方面我們確實對于通貨膨脹不要掉以輕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只要調控得當,2013年一定能夠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wěn)定,或者說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wěn)定。您講過的2011年的情況,我個人認為是不會出現的。
還有一個問題,因為問題都比較大,我盡全力回答好。正如您所講的,2012年,不只是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增速都快于GDP的增速,而且農村居民的收入實際增速也快于城鎮(zhèn)居民。農民收入為什么增長得快?我們要具體進行一些分析。農村居民的純收入包含這樣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售賣農產品的收入,第二部分是打工收入,第三部分是轉移性收入,第四部分是財產性收入。打工收入或者工資性收入,是去年農民收入增量最大的一塊,為什么能增加?第一,農民工總量增長了3.9%;第二,農民工月收入比上年增長超過10%。再來看一下售賣農產品的收入。這個收入增加一個是量的增加,還有一個就是價格增加。2012年,豬牛羊禽肉類產量增長5.4%,糧食產量增長3.2%,種植業(yè)產品價格增長4.8%,量增價升。
第三,轉移性收入。去年各級政府加大了對農民的轉移支付力度,改善農民的生活,注重農民生活水平提高,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醫(yī)保標準的提高,低保的全覆蓋。去年,農村居民的轉移性收入增幅高達21.9%。2013年或者今后一段時間,農民收入是不是能夠保持快于城鎮(zhèn)居民收入勢頭,關鍵在哪里?關鍵在于農業(yè)生產能不能持續(xù)穩(wěn)步增長,關鍵在于農副產品價格能不能在兼顧城市消費者和農民利益的同時,有一個穩(wěn)步的提高,這是最關鍵的問題。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