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委托,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承擔的《遺產稅制度及其對我國收入分配改革的啟示》課題舉行中期成果發(fā)布會。研究稱,我國已基本具備征收遺產稅的條件,并建議將500萬元作為遺產稅起征點(3月3日《京華時報》)。
今年1月,深圳將“開征遺產稅”的傳言甚囂塵上,由此,保險業(yè)務員出動推銷保險,不少富人忙著買保險,或考慮是否要過戶房產。深圳市負責人辟謠:深圳不會在近期開征遺產稅,終于讓這股傳言消退。如今,這個報告稱我國基本具備征收遺產稅條件,顯然又讓“開征遺產稅”之風再度刮起。
盡管《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中要求,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征遺產稅問題。但并沒有明確何時開征。而從這個報告來看,由于具備基本條件似乎現在就可以考慮開征了。在筆者看來,雖然征收遺產稅很有必要,但現在開征遺產稅的條件并不具備,需要理性對待。
征收遺產稅具有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功能,還被認為具有反腐、防腐、治腐的功能,另外可增加國家稅收。從這些角度說,現在推出遺產稅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再從114個國家(占比61%)在開征遺產稅或對遺產課征其他稅收來看,征收遺產稅是大勢所趨。這也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提出研究開征遺產稅的原因。
從促進社會公平、轉變增長方式、縮小貧富差距等方面來說,理應盡早開征遺產稅。但是,開征遺產稅還需要具備制度、技術、文化等方面的條件。如果操之過急,相關條件不具備就開征,不但達不到征收這一稅種的目的,還有可能出現諸多負面影響,如富人集中向海外移民、遺產提前過戶等。
在制度方面,雖然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等法律為遺產稅制的建立和實施作了一定鋪墊,但由于個人財產登記、申報制度尚不健全,財產評估制度不夠完善,遺產數量和價值很難確認,無法保證遺產在征收之前不被分割或轉移等,所以,目前征收遺產稅的制度條件和技術條件并不具備。
如果開征遺產稅,顯然需要全國人大立法,但目前沒有一點立法的動靜。還需要稅務機關與銀行、住建等部門聯(lián)網,個人所得稅全國聯(lián)網,但相關聯(lián)網并不健全。如果像“房姐”龔愛愛這樣的人,多套房產隱藏得很深,無法在制度上和技術上讓其財產浮出水面,開征遺產稅就失去了意義。尤其是要設計出預防個人財產向國外轉移的約束制度。如果不能有效防止財富轉移,開征遺產稅只會起到“逼”著富人移民的壞作用。
另外,開征遺產稅要與宏觀稅負綜合考量。北師大的報告稱,若按遺產稅收入占稅收總額的2%計算,2012年我國稅收收入超過10萬億元,此項即能收入2000億元。如果是奔著增加稅收的目的,恐怕公眾難以接受,因為我國重復征稅現象多,間接稅過高,導致宏觀稅負讓人產生“稅痛”。
換句話說,只有先改革稅收結構、降低宏觀稅負,才能開征新的稅種,否則,增加任何新的稅種都不妥當。尤其是,必須在保證公民合法財產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對其征稅,如某地出現“億萬富翁遭官員非法拘禁,億元資產被零元轉讓”事件,就讓人產生恐懼,從而只會產生轉移財產的想法,沒有納稅的想法。 馮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