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鬧錢荒”,卻火了理財市場。最近銀行理財的收益率節(jié)節(jié)高攀,不少低門檻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竟高達7%。不過,在銀行缺錢的大背景下,也有人質疑,如此高的收益率,銀行能否保本保息,銀行理財究竟是否可靠?
銀行理財收益攀升至7%
銀行缺錢,理財找齊。這似乎已經成了銀行業(yè)界不成文的習俗。而今年銀行理財產品在銀行對抗“錢荒”上的作用也不可小覷。近一周,銀行理財產品從不足5%的收益率一路飆漲至6.5%左右,更有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高達7%。如此高的收益,即便是在理財產品井噴的2011年6月底也未曾見過,當時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普遍達到6%左右。
據(jù)銀率網統(tǒng)計,截至昨天,在售理財產品中,預期收益率高于6%的理財產品達到23款,而且這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并非全為高端客戶打造,有8款理財產品投資起點低于10萬元,投資期限小于3個月。
“明天我們還將再發(fā)幾款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均在6.5%以上!币患夜煞葜粕虡I(yè)銀行理財經理向記者介紹,雖然不及此前該銀行發(fā)售的兩款預期收益高達7%左右的理財產品,但追加的兩款理財產品也同樣風險較低,“投資方向都是一些票據(jù)類、債券類!
市場擔心高收益能否兌現(xiàn)
面對高收益,不少市民卻開始心中打鼓。此前,無論是銀行間拆借的隔夜利率,還是金融市場間拆借隔夜回收利率均大幅飆升,而央行“絕不注水”的表態(tài),也讓業(yè)內擔憂銀行體系是否能夠吃得消。鋪天蓋地的消息顯示,在銀行正缺錢的時候卻推出如此高的預期收益,銀行是否能夠兌現(xiàn)?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世界發(fā)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微博)表示,銀行理財產品仍然存在風險性。在他看來,銀監(jiān)會此前下發(fā)了針對整治銀行理財產品的8號文件,正是對銀行理財產品內部存在的風險問題的最好證明。這份文件在銀行內部人士看來,亦是此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高的根源所在。此時銀行推出預期收益如此高的理財產品,被一些學者看作是“鋌而走險”。
話雖如此,但銀行內部人士依舊認為,銀行自主發(fā)行的理財產品還是十分靠譜的。
“銀行可能的確有點缺錢,但市場上并不缺乏資金。”一位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理財分析師向記者表示,此次“錢荒”并不是說銀行沒錢,只是今年有“特殊情況”。他表示,往年央行都會在半年末之時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但今年央行堅決的態(tài)度,也讓銀行業(yè)措手不及。在他看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企也有銀行為應對半年末考核沖點的意味,收益率將在一周后,也就是進入7月后逐漸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