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京東調查報告六
對于京東而言,IPO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其股東都是股權投資人,其進入京東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在京東做大以后,高回報退出。
京東上市的首選地是美國等海外資本市場,面對近幾年中資概念股的神話褪去,京東若不能實現較好的財務指標(營收、毛利率等),在美國市場IPO難度較過去增大不少。
京東已經進行了4輪融資,相信推動京東盡早上市成為各方最優(yōu)選擇;诰〇|特殊的商業(yè)模式,如何給京東估值,成為橫亙在上市之門的一道難題。
2011年京東C輪融資時,俄羅斯億萬富豪烏斯馬諾夫投資5億美元獲得5%股份,若5億美元完全用于增資擴股的話,則京東彼時估值100億美元,市銷率約3倍。也有業(yè)內當時稱當時的估值是72.5億美元,按此計算的市銷率為2.2倍。
2012年5月,京東在香港召開上市前的推介會。會后傳出的消息顯示,京東希望獲得的估值為100-120億美元,但投行估值則為60億美元,2011年銷售收入210億元,對應的市銷率約1.5倍。
目前的D輪融資時,2012年宣稱的銷售額是600億元,估值72億美元。此時,估值水平是市銷率約0.7倍。
京東能否順利上市,不僅取決于自身的盈利,更取決于美國等海外投資者對京東的認同,銷售額在上漲,但估值水平每年下降一半,說明了投資者對京東的認同程度在下降。
——本文摘自金臺公司觀察之《燃燒的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