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2月16日電(魏倩) 蘭生集團與東浩集團合并于12日塵埃落定,以及上海國資近期一系列的人事調整,都意味著在上海國資新一輪改革方案尚未正式公布之前,國資整合大戲已迫不及待開啟。
從體量上僅次于央企國資系統(tǒng)的上海國資,距離上一次改革整合已過去五年!蛾P于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改革促進企業(yè)發(fā)展的意見》擬于近期發(fā)布。參與過改革方案討論的復旦大學企業(yè)研究所所長張暉明向人民財經表示,上海國資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新加坡“淡馬錫”模式,管理訴求從管資產轉向管資本,本質上是理清資產的權力鏈條關系。
上海國資再改,改什么?
“我們現在都在等消息!鄙虾D炒笮蛧笙嚓P人士告訴人民財經。據他了解,改革方案在今年年中就討論得差不多,還是以市場化為大方向,引入多元投資主體等。
人民財經了解到,這份被稱為“二十條”的改革方案經歷了一年多時間的反復討論,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已基本敲定,與三中全會內容對標之后,將于近期發(fā)布!皣蟾母铩辈粌H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要議題之一,也是上海市新一屆政府領導班子六大課題之一,頗受關注。
談及具體頒布時間,上海市國資委相關人士告知人民財經“等通知”。
此前上海國企經歷過兩輪改革。最早一次是在1993年,上海都市型經濟體成型,到了必須整體轉制之時,當時的改革是直接把某主管局改為某控股公司,比如儀表局翻牌為上海儀電控股公司,到1999年轉體改制全部結束;第二輪改革始于2008年,《關于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發(fā)展的若干意見》下發(fā)后上海開始了國資大整合。這次改革,最主要的變化是在開放性和市場化重組方面取得突破,此后幾年內也一直朝此方向發(fā)力。按照上!笆濉币(guī)劃,國資證券化水平要達到40%以上,目前這一數字比例約為37%。
那么現在重啟的上海國資新一輪改革到底改什么?上述上海國企人士告訴人民財經,他最期望企業(yè)能夠按照市場化規(guī)律自行決定運行,比如產品價格上漲時不是由政府出臺限價措施,將損失轉嫁給企業(yè),導致企業(yè)沒有后發(fā)動力。簡而言之,就是政府的手不要伸得太長,這也是此番上海國資改革乃至全國國資改革的要點,即權力下放。
有報道稱,“二十條”與此前改革方向一脈相承,定下了六大目標,強調了四個重點,分別是完善市國資委系統(tǒng)企業(yè)分類監(jiān)管、深化市管企業(yè)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完善注重長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公開透明規(guī)范的國資流動平臺。
在張暉明看來,國企的深化改革有幾個方面可以更好發(fā)力。一是國資委工作方式和內容。這次強調完善資本市場體系,就是要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為主,一字之差涉及到國資管理內容、對象、行為方式等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此外,分類監(jiān)管模式的落地和激勵約束機制是兩個重點,關于前者上海已經探索多時,比如產業(yè)類、投資類、公益類、科研類等不同類型企業(yè)的監(jiān)管模式,這有利于調動各類資本的積極性,整合各類資本的長處;而激勵機制,是這次改革的一個亮點。此前上海也有探索,如綠地集團經營者團隊持股的做法比較成功,但新改革具體還需要研究出一個比較科學的持股比例關系和分紅標準。
據悉,廣東、深圳、山東等地以市場化為手段的國資改革也將陸續(xù)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