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昨天,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早盤開盤大跌108點,最終收于6.1781,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6.1502貶值279個基點。(相關報道見B37版)
匯率波幅的擴大,意味著人民幣的漲跌波動區(qū)間將會進一步加大,有望完全告別單向升值或者單向貶值的格局。過去20年,人民幣匯率要么是十分穩(wěn)定,在極其窄幅的區(qū)間波動,比如2005年匯改之前,這是因為1994年確定的匯率波幅僅為0.3%;要么是完全的單向升值,對人民幣匯率無風險套利十分容易。為此,2007年匯率波幅擴大至0.5%,2012年再次擴大至1%,使得人民幣的單向升值趨勢得到改觀。
當然,擴大匯率波幅的影響面甚廣,擇機而動十分關鍵。目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分歧比較明顯,不再像前幾年那樣一邊倒地吁請繼續(xù)大幅升值。尤其是在去年的經常項目順差占GDP之比已經降至2.1%的情況下,國際收支接近了均衡水平,單邊升值的預期已經沒有基礎。
與此同時,國際資本流入也在放緩,人民幣貶值預期成為市場的一個重要力量。也就是說,此刻市場各方,對人民幣匯率的前景判斷,看漲看跌的力量比較勢均力敵,而不再是形成一致的單邊升或貶。這才是形成市場均衡價格的正常氛圍,而之前的單向預期,其實更多的是政策失誤所致,比如匯率波幅過窄。
不過,擴大匯率波幅固然是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但這也并不代表匯率的波幅可以繼續(xù)肆意擴大。畢竟,外匯市場涉及萬千出口型企業(yè)的命運,外加杠桿率極高,匯率波幅擴大的同時提升的是這些參與主體的風險水平,而目前,中國出口型企業(yè)的風險管理能力顯然還跟不上改革的步伐。
因此,匯改的下一步應該在觀察現有政策的執(zhí)行效果后,繼續(xù)堅持漸進性、可控性原則,切不可短時間內進一步擴大波動幅度。這一次,央行沒如一些專家學者所預期的擴大至3%,就已經彰顯了央行的匯率改革謹慎的市場化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