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剛剛過去的2013年,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的評價是“三個來之不易”——GDP增長完成全年7.5%的預期目標已勝券在握,實現“沒有副作用的增長”來之不易;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出乎意料超過1300萬人,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輕松完成就業(yè)目標來之不易;全年CPI漲幅為2.6%,在全球、特別是新興經濟體通脹率高企的環(huán)境下,中國物價基本穩(wěn)定來之不易。
物價的起落牽動著百姓的生活。今年物價將會怎么走?物價上漲的壓力大不大?穩(wěn)定物價又有哪些“利好”因素?
來不之易的2.6%
——2013年CPI漲幅低于預期,好于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上漲主要以食品為主
記者:國家統計局已經公布2013年全年的CPI漲幅是2.6%,漲幅遠低于3.5%的預期目標,而且從月度數據看,只有4個月摸到了3%,運行比較穩(wěn)定,您為什么認為這個結果來之不易呢?
姚景源:因為2012年底大家的預期是不一樣的。2012年我們的CPI漲幅從2011年的5.4%下降到2.6%,很多人分析認為,下來的原因是2012年輸入性通脹因素減弱了,出于對世界經濟復蘇的樂觀預期,大家一致認為2013年輸入性通脹壓力會上升。同時,大家當時對產能過剩的局面估計得還是樂觀了,對因為產能過剩、特別是工業(yè)品全面供給大于需求而導致的價格疲軟估計不足。所以,大家當時預期2013年的CPI漲幅會比較高。
還有房價走勢,因為久調不降,所以大家還是擔心2013年房價是不是會進一步上漲;剡^頭來看,2013年房價出現了分化,一線城市價格還是確實在上漲,但是二線,特別三線、四線城市現在已經基本上處在平穩(wěn)狀態(tài)了。
說它來之不易,還要把2.6%拿到世界經濟中去比較。我們跟新興國家市場比,巴西的通脹率是5%以上,俄羅斯是6%以上,印度是9%以上。
記者:還有一個老問題,去年的CPI增幅雖然不算高,但似乎還是與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有一些差距。不少群眾感覺,過去一年物價上漲并不慢,其背后原因何在?
姚景源:我們看2013年物價上漲的特點,盡管總體幅度得到良好控制,但還是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征。所謂明顯的結構性特征,就是上漲主要還是以食品價格上漲為主,食品價格上漲占了物價上漲總水平的60%—70%。
這種結構性特征會產生什么問題呢?2013年不是沒有降價的,比如汽車價格在降,電視機的價格在降,黃金、手機等價格也在降,而且有的降價的幅度都可以達到30%,甚至50%。但是漲價的主要是食品,盡管CPI是2.6%,但是食品價格的上漲,比如說肉禽蛋菜,恐怕是20%,有的甚至漲1倍。食品的特點是,我們要天天吃、頓頓吃,所以這種上漲對人們的沖擊很大。所以說,盡管我們物價上漲的總幅度不高,但是這種結構性特征對我們的民眾,特別是對中低收入群體,沖擊就比較大。
也正因為如此,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抑制物價上漲、防止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任務。
正視物價上漲壓力
——今年應警惕輸入性通脹,對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短時間內有可能引發(fā)的價格上漲做準備,平抑“豬周期”
記者:您對今年的物價走勢怎樣分析?您認為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有哪些?
姚景源:首先要警惕輸入性通脹?磥砻绹衲暌酵顺鯭E3,應當講,美國、歐洲以及日本這三大經濟體的總體經濟狀況會比去年強。在這種狀況下,全世界今年經濟增長以及需求會好于2013年,這有可能導致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特別是原材料商品價格的上漲,比如說鐵礦石、原油。目前我國經濟結構的對外依存度還比較高,比如石油55%以上的靠進口,鐵礦石一半以上靠進口,大豆占全世界貿易量的70%,我們的技術進口對外依存度也在50%以上。由于我們自身的結構特點,所以非常有可能又遭到輸入性通脹的影響。
其次,大家都說今年是改革年,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資源性產品價格的改革,F在我們高能耗、高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資源能源價格不合理,所以三中全會已經明確講,水、電力、石油、天然氣一些重要的原材料的價格,應當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場來決定。顯然,這種改革在短期內有可能出現價格上漲。對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短時間內會出現推動價格上漲的狀況,應該有思想準備。
最后就是成本推動。現在構成生產要素的各項成本價格都在上漲,土地價格、勞動力價格、環(huán)境保護成本、動力能源價格等,也就是構成企業(yè)生產成本的價格都在上漲,這就形成了一種成本推動。
此外,我覺得農產品生產的周期性和不穩(wěn)定性,也可能成為導致今年物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農產品生產有周期性,本期產量決定本期價格,本期價格決定下期產量。典型的又得說到豬的身上,這兩年,豬肉一段時間猛漲,再漲,再跌,周期非常明顯。而且我們的物價上漲,跟它的周期又高度吻合。豬肉價格大前年上漲,然后前年開始下降,2013年到下半年回升,但是現在看回升幅度不大,我非常擔心2014年回升幅度大。因為去年全國生豬的養(yǎng)殖散戶已經基本上都不賺錢了,甚至出現虧損。本期價格決定下期產量,我特別擔心2014年生豬的出欄存欄數量會出現下降,進而導致豬肉價格上漲,這是農產品規(guī)律,也是我們的歷史經驗。
今年物價有望
穩(wěn)定在3%左右
——貨幣政策保持穩(wěn)定、農產品供給和食品供給保持穩(wěn)定,是穩(wěn)定物價的基礎
記者:除了上漲的因素,有哪些因素是可以導致價格平穩(wěn)或下行的?
姚景源:穩(wěn)中求進的總方針是保持物價平穩(wěn)運行最重要的保證。從經濟學原理講,通貨膨脹問題實際上是貨幣問題。2013年我國物價能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也歸功于穩(wěn)中求進的宏觀政策。盡管我們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面臨著很大的下行壓力,但是我們的貨幣政策既不擴張,也不收縮,而是保持了穩(wěn)定。顯然,穩(wěn)中求進的總方針會使我們貨幣政策保持一個穩(wěn)定狀態(tài)。應當講,通過去年一年,大家對貨幣政策保持基本穩(wěn)定形成了基本的共識,這是我們2014年穩(wěn)定物價水平最重要的基礎。我理解,今年的穩(wěn)中求進主要著眼于為改革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和空間。從這個角度說,我們會避免用GDP的指揮棒來人為地過度干預經濟,會避免在經濟增長中出現我們長時間擔憂的大起大落。
第二個因素要看糧食生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六大任務,其中把糧食安全放在首位,這是因為,30多年改革開放的經驗告訴我們:糧價穩(wěn),百價穩(wěn)。2013年中國物價穩(wěn)定也應該歸功于糧食大豐收,我們去年糧食實現了“十連增”,總產量達到一萬兩千億斤。不過,在糧食問題上,我們要防止出現盲目樂觀情緒。在我們改革開放30多年中,無論哪一次通貨膨脹都是“雙碰頭”——糧食減產和投資過熱,如果這兩個事碰到一起,肯定躲不過通貨膨脹。
記者:您講的堅持穩(wěn)中求進,可以避免投資過熱;實現糧食穩(wěn)定增長,可以穩(wěn)定農產品的供給和食品供給,這兩點既是穩(wěn)定物價的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我們30多年改革開放總結出的經驗。除此之外,還有什么穩(wěn)定物價的“利好”因素嗎?
姚景源:從1月1號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了營改增。營改增擴大到鐵路、物流,會大大降低這些企業(yè)的稅負,也就會大大降低流通成本。物流成本都是加到商品價格上去的,所以這樣為穩(wěn)定物價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此外,我們商業(yè)領域的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營銷模式的創(chuàng)新,也都會為穩(wěn)定物價作出貢獻。比如說電子商務,現在已經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了。2012年,阿里巴巴網絡零售交易額突破1萬億元,占我國當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0,2013年這一比例還會更大,“雙十一”一天,淘寶、天貓的網購成交額便超350億元,相當于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10年的銷售額。想當初,我在商業(yè)部工作的時候,大家講的改革就是六個字,“多渠道、少環(huán)節(jié)”。電子商務特點不就是“少環(huán)節(jié)”嗎!現在就一個蔬菜,從農民家到城里消費者家里,要經過5—6道環(huán)節(jié),層層加價。電子商務就沒這么多環(huán)節(jié),怎么能不便宜呢?
民以食為天,食品是最重要的民生之一。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了“省長米袋子、市長菜籃子”責任制,這也將有助于保持肉禽蛋菜等食品類價格的穩(wěn)定。
根據這些分析,我認為2014年物價總水平應該會是基本穩(wěn)定狀態(tài),全年漲幅可能會保持在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