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還是降息?央行或交替使用(網絡配圖)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李海霞)10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了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不僅創(chuàng)年內新低,更是創(chuàng)下了自2009年11月份以來的新低。市場方面有關降息降準的聲音再次出現(xiàn)。專家認為,一方面,出于通縮和風險防范的考慮,貨幣政策有寬松空間;另一方面,完全依靠央行降準降息無法解決經濟下行壓力。
數(shù)據顯示, 11月份CPI環(huán)比下降0.2%,同比上漲1.4%。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shù)(PPI)環(huán)比下降0.5%,同比下降2.7%。
同時,中國海關8日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11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4.7%,低于市場預期的8.2%;進口同比下降6.7%,預期則為增長3.9%。
專家認為,這些數(shù)據顯現(xiàn)出目前我國面臨通貨緊縮的風險,也凸顯中國經濟穩(wěn)增長壓力,由此市場對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升溫。
抗通縮風險 降準降息或在近期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由于實體經濟疲弱態(tài)勢沒有根本性扭轉,所以物價漲幅在明顯回落,顯示實體經濟還是偏弱的格局。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認為,“由于中國央行已經使用了各類創(chuàng)新性的貨幣政策工具,但均未收到預期效果,我們認為未來央行將不得不通過降準來恢復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我們不排除今年年底之前央行降準的可能!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管清友表示,總體來看,通脹低位徘徊的原因是總需求不強和油價下行,盡管近期穩(wěn)增長力度增強,但產能收縮、房地產下行和私營部門投資下降的合力大于基建投資的上升,出于通縮和風險防范的考慮,貨幣政策有寬松空間。
降準還是降息?央行或交替使用
“降準或降息在短時間內貨可交替使用,向下引導利率必須輔之以增加貨幣端的供給,才能真正降低融資成本和緩解目前通貨緊縮的狀況!敝袊鐣茖W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人民金融專訪時表示,央行上一次的降息效果到現(xiàn)在還沒有真正顯現(xiàn)出來,還需要貨幣定向投放或是全面降準來執(zhí)行才能獲得實效。
曾剛認為,無論央行采取何種貨幣政策,都是要與實體經濟的發(fā)展相適應!爱斘覈洕幱诤侠韰^(qū)間時,央行就會采取中性的貨幣政策,不干擾經濟運行的自有規(guī)律。當我國實體經濟發(fā)展不太好時,央行就應該采訪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曾剛表示,“適度寬松”有別于“刺激”,“適度寬松的目的是為了應對短期的經濟波動,應對經濟下行和金融風險的急劇上升!
談到該降息或是降準時,曾剛認為,這兩者唯有輔助交替進行才有實效。“央行的降息有示范效應,在市場面上有引導和安撫作用!彼J為,目前,我國利率市場化進展已頗有成效,主要的利率包括存款和貸款利率幾乎已經實現(xiàn)了市場化。“如果無法改變貨幣供應量,僅僅靠降息是無法實現(xiàn)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改變和對金融風險的有效防控的!
不應將希望寄托在連續(xù)降息降準上
也有一些專家質疑降息降準的必要性。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認為,完全依靠央行降準降息無法解決經濟下行的困境。
王勇認為,降息作為一項貨幣政策工具,配合著其他公開市場操作以及央行已先后拿出包括定向降準、抵押補充貸款(PSL)、常設借貸便利(SLF)、中期借貸便利(MLF)、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工具進行干預,著力引導市場利率下行,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這些都是可行的方法,但不能對降息形成依賴。同時,期望靠降準來拯救經濟也同樣不現(xiàn)實。
瑞銀證券中國區(qū)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除非跨境資本大規(guī)模外流導致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突然收緊,短期內全面降準的必要性并不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