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鹽湖股份(000792.SZ)與ST鹽湖(000578.SZ)吸收合并已完成5年,后者已經退市,但圍繞鹽湖股份發(fā)生的資本故事依然未有終結。
張克強,廣東華美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126位,身家58.3億元人民幣。早在2011年1月,張克強就因涉嫌“詐騙”44億元國有資產被云南警方刑事拘留。
2007年,華美系因成功投資青海鹽湖集團一舉賺得數十億而在業(yè)界聲名鵲起,如今,他卻身陷囹圄,等待法院判決。
83.48元,2008年12月25日,當鹽湖股份的前身鹽湖鉀肥股價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后,其吸收ST鹽湖的重組方案終于被推到前臺。廣東華美系數年前借道深圳興云信投資ST鹽湖的財富故事被意外曝光,隨后這個投資故事被云南相關方面以涉嫌詐騙立案,并被媒體冠之為資本市場第一大案。
張克強、宋世新等一批當事人被云南方面以涉嫌“詐騙罪”收押至今已3年7個月,昆明中院曾一審開庭,但該案目前仍未有下文。
投資有風險,股市的漲跌更多的是一種紙上富貴。7月19日,鹽湖股份股價收于16.61元,創(chuàng)出最近4年新低。以吸收合并后的股價45元計算,鹽湖股份的市值已縮水2/3以上。因案發(fā)后華美系股權被司法凍結,其股權無法變現,則華美系持有鹽湖股份的股權價值也縮水超過2/3。
世事無常,風云變幻。隨著資本市場近五年的持續(xù)熊市,鹽湖股份股價一跌再跌,趨勢尚未改變,因為產能過剩,今年以來鉀肥價格一跌再跌,股價承壓在所難免。
鉀肥的景氣度下行,這是市場使然,也是經濟規(guī)律,很難避免,也難以預測。這也正如華美系在2006年借道興云信投資鹽湖集團,參與鹽湖集團增資擴股一樣,誰也沒有料到有了后來的重組上市。
從資本市場賺大錢需要膽識、魄力和眼光,還要加上一些運氣。從該案披露出的一個細節(jié)可以看出,作為云南煙草旗下的國資投資公司深圳興云信很早就關注到鹽湖集團,期間興云信曾經邀請云南煙草領導到鹽湖集團實地考查,但不知何故,彼時,云南煙草并沒有看上當時尚處在虧損中的鹽湖集團,拒絕了投資鹽湖集團。
正是這一變故,導致興云信當時的總經理董曉云不得不尋求外援,在這種背景下,華美系應邀入局。
最終,云南方面以“國資流失”的名義,將張克強等人以涉嫌“詐騙罪”逮捕并羈押至今。一樁經濟案件3年7個月都無法判決,這在中國的司法史上實屬罕見。圍繞“鹽湖案”有三大爭議焦點:一是投資鹽湖集團是否設限了只能是國資;二是誰是詐騙案的受害者;三是華美系的收購是否合法有效。
以上三點控辯雙方極具爭議。華美集團此前向媒體提供的一份由中國學術界最著名的刑法學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高銘暄等五人親筆簽名的“云南張克強等人涉嫌詐騙罪案專家論證法律意見書”顯示,他們均認為被告人張克強等人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
無論張克強等是否有罪,是不是都應該進入公正審判的階段了。今年以來,隨著換屆的完成,司法系統(tǒng)出現許多積極變化,一些公眾關注的案件相繼進入了司法程序,相關案件的公正審理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鹽湖案”自2011年12月30日在昆明市中級法院開庭一審后,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時間未宣判。不得不提的是,此案的主角張克強,已在云南看守所被羈押超過兩年。而筆者從張克強的代理律師處了解到,目前云南方面再次將其羈押期從6月延長至10月。對于一再延期的具體原因,昆明中院至今仍未對外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作為資本市場廣為關注、備受爭議的“鹽湖案”,盡早開審并作出公正的判決已是刻不容緩。久拖不決于當事人和司法公信力都是一種傷害。
按公訴人的指控,此案涉案金融巨大,當然應慎重。若基本事實不存在爭議,按理不應羈押期2年半。如期審結,對國家、相關公司和個人投資者都是一個交待。
- 鉀肥景氣下行 鹽湖股份醞釀再次降價
- 鹽湖股權詐騙仍未宣判 張克強已被羈押一年半
- 青海鹽湖集團投資200多億建我國最大鎂產業(yè)基地
- 鹽湖增資合同爭議條款顯現 難掩案件定罪困境
- “默認”存在 華美系信托入股鹽湖集團
- 福布斯富豪張克強陷44億鹽湖股權詐騙案